当蛇年新春欢乐的喜庆还在大家心中怀着美好的回味时,关帝祖庙又迎来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这一天比较特别,既是信众进庙为关老爷敬香的农历十五,又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元宵节。早晨祖庙入口大门刚一打开,早已排队等侯的信众纷纷进入庙内,直朝崇宁殿月台下,只见每一位信众非常谦恭地为关老爷敬香祈福,瞻仰叩拜,虔诚许愿……。在崇宁殿大门处,一位信众在供桌上放了一面锦旗,上书关老爷:保人车安全,保生意兴隆。足以表明这位信众的内心祈愿。
而在关帝御园,又是一番喜气洋洋的热闹景象。来自太原的一位游客在《关公灯谜有奖竞答》处,准确答出了自己抽出的《孔雀收屏》东汉末年的英雄人物”关羽“姓名时,其喜乐心情溢于言表。演艺中心,分管所长卫建斌亲自到场观看赏析、点评慰问安福艺校精典传统民俗节目。小艺人表演的古典舞《月满春秋楼》给人们一种古典喜庆美的享受,汉代宫女优美的舞姿,跳出了民间的风情和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向往。这个舞蹈,它是由中国传统戏剧、舞蹈和中国武术结合国外芭蕾舞,并综合民族文化内涵而创编,寓意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盛世的景象。民间艺人高丑和表演的系列《唢呐》绝技,其双吹金蛇起舞、烟火棍和二龙戏珠等特异的表演,活灵活现,高潮迭起,体现一种非常火爆的气氛,让大家真正沉浸在欢乐的隆隆节日中。
一位在入口处接受电视台记者采访的西安游客说:他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都到关帝庙来,敬香祈拜关老爷,没想到今年关帝庙里里外外这么多人,停车场也这么多车,社会信仰关公文化的群体越来越多,说明关公文化已被大多数民众所认同,今天觉得来关帝庙很值得,获得了关公精神的滋养,很有收获。
让我们大家从心田里记住这个美好的节日,让关公精神永远指引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 据了解,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又称“灯节”,在这天观灯、赏灯是必不可少的节日内容。燃灯之俗始于汉代,在我国已延续2000余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其夜即上元夜,亦称“元宵”。东汉明帝时,佛教传入中国,朝廷号召百姓于上元夜放灯,以示对佛的尊重。此风俗历代相沿,到唐宋时期,达到极盛。当然这也得益于东汉末年蜡烛的出现,以及蜡烛在魏晋时期的广泛应用。唐代,在上元夜,不仅百姓燃灯庆贺,连皇帝也不时与后妃出宫“微行观灯”,甚至“放宫女数千人看灯”。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达,城市的上元夜几乎成了居民们的狂欢节,传统城市的光文化也随之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首先是在市中心用不同的灯光、灯具布置成各种巧夺天工的艺术造型或装饰主题,其次是用灯光、灯具作为联欢之夜各项活动的起止标志。唐宋时期,上元夜的各色灯具五彩缤纷,美不胜收。民间创制的灯笼品类繁多,“凡数千百种,极其新巧,怪怪奇奇,无所不有”。低档的有玉栅小球灯、奇巧玉栅屏风灯、棒球灯、走马灯等等;高档的多为苏州、福州等地制造,如珠子灯、罗帛灯等。唐宋以后,中国政治中心北移,经济中心南移,今天的北京成了元、明、清各朝的首都。在此期间,虽然灯的品种随着时间和地区的变化,不断推陈出新,上元夜观灯也是举国若狂,但由于专制统治的加强,其规模和豪华程度,却远不及唐代和两宋时期了。)
晋公网安备 140802020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