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关公,秦晋商人互相扶助合作的文化见证
2013/12/25 18:01:50   次浏览

西宁山陕甘会馆大门 。 王永俊摄

关爷殿内供奉着关羽塑像。王永俊摄

 

会馆里的三义楼。王永俊摄

 

(记者 张军娜 王永俊)明清以来,中国商家北晋南徽,晋商名震天下,让每个山西人都为之骄傲。小时常听说“有麻雀的地方就有晋商”,晋商活动轨迹到底有多远,从来都是只存在于我的想象里。此次随黄河万里行采风团远赴青海采访顺黄河而下,耳闻目睹晋商留下的故事和活动轨迹,才真正见识和了解了晋商卓越的商业成就。

西宁市城中区观门街兴隆巷口西50米,这座已经有着100多年历史的山陕会馆,拥有清代民居风格的古建筑,对当时青海商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西宁,青海省的省会,这座城市在元、明时,主要是一座军事重镇。到了清朝,由于晋商的到来逐渐繁荣,于是在这里有了“先有晋益老,后有西宁城”的说法,其中的“晋益老”就是晋商开设的一家商号。

明清时期,来西宁从事商业活动的山陕籍商人,到清朝光绪后期已有上千人之多。商路开辟,流通扩大,竞争激烈,风险叵测,客居此地的山陕籍商人不堪外地漂泊的孤苦,自愿结群成为商帮互相帮扶。公元1888年,即清光绪十四年,由商帮联络客居西宁府的山西、陕西籍商人捐资建山陕会馆,会馆建成不到7年毁于战乱,5年之后商帮捐资在现址重建会馆。会馆的修建,解决了山西、陕西籍商人在青海行商时的住行和来往各地的身份证明或病故安葬等事宜。对当时山西、陕西商人在青海的商业活动和促进工商贸易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也见证了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会馆一般在每年元宵、中秋及农历七月二十二财神会时聚会,聚会的主要内容就是叩拜关帝、认捐、互通商情,兴盛时聚会商家多达五六十家。民国时期,西宁城里山陕客商人数更多,于是就有了“山陕客娃半边城”的民谚。

之后,随着历史车轮的不断前进,山陕会馆一度淹没在民居里被人们遗忘,直到1987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9月中旬,西宁市政府斥资1580余万元,对山陕会馆加以修缮保护。修缮后的西宁山陕会馆,既能供游人观瞻,也能让当今商家领略山陕贾商的经商精髓,激发后人包容诚信、尚义利民的时代精神。

山陕会馆大门上有于右任先生所书“山陕会馆”匾额。一进大门,左右是钟鼓楼,后面是香厅,香厅抱柱联为“一家秦晋绪春秋,半城客娃尊三义”,正中央“诚信商义”4个大字,充分体现了山陕商人的经商理念。

漫步会馆,发现这里的匾额、对联处处都透露着对关公信义的崇尚尊敬之意。山陕贾商以“义”标榜自己,崇尚节俭尚义、诚信不欺的经商精神,所以在会馆内建有一座关爷殿,殿内供奉着关羽塑像,作为会馆的精神象征和山陕商人的庇护神。已是入冬时节,由于天气寒冷,会馆内并没有多少游人。但会馆工作人员说,天气暖和的时候,或是一些重大节日,这里还是有很多崇尚关公的群众或商人前来祭拜。再往后是名称源于桃园三结义的“三义楼”,三义楼两边的厢房门匾上分别写着“山西”和“陕西”,让人不禁联想到100年前山陕商人聚会于此谈商论道的盛大场面。

青海各地,有着无数大大小小的清真寺、藏传佛寺,置身其中,作为一个从儒道教文明发达地区成长起来的人,一时难以适应和接受这些风俗民情,于是蓦然间体味到长途跋涉来到这里经商的山陕籍商人面对陌生文明时那种落寞和难以融入的情景。晋商大多爱惜名誉,节俭尚义,以诚信不欺为根本,陕西商人独尊“天道不欺”,富于勇敢冒险精神,这些都与关公的信义精神不谋而合,所以关公就成为在外经常的山陕商人的精神寄托,成为他们互相扶助、精诚合作的文化见证。

 

版权所有: 山西省运城市关帝庙文物保管所
晋公网安备 140802020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