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以新时代担当精神传承和弘扬关公文化
2019/11/21 10:27:17   次浏览

吴晓峰  山西省社科院副研究员

 

自古兵家封神者十数人,唯关公享历朝封谥,终成“忠义神武灵佑仁勇显威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之武圣荣誉,三教并尊、村村关庙香火承继数百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历史发展表明,文化具有振兴国家和重构世界政治格局的无形力量。通过经济体制改革达成“富国梦”的国人,开始甄别国门开放后、曾被盲目崇拜的西化输入文化,开始反思一度几乎被全面否定的中国传统文化,开始自觉传承具有中国特色的优势文化,以找回文明古国文化自信的方式争取更多的世界话语权,承载中国以大国姿态重新崛起。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指出要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一、“关公文化”传承优势分析

文学和艺术的代际间复制是人类优势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即便是宗教信仰也不例外。小说《三国演义》、传统关公戏和坊间关公传奇故事等是关公文化传承的主要渠道,遍布世界各地的关帝庙以建筑、雕塑、壁画等艺术形式成为关公文化的重要载体。当然仅凭渠道和载体尚不足以达成高效传承,还需要文化内容具有感染力、生命力和延展力。关公文化无论从文学的故事性、故事传奇性和悲剧性,还是艺术上的神化性、神化后的亲民性上,均具备上述三力,加之历朝历代官民共建的渠道和载体加持,关公文化得以传承至今。

追溯关公文化的传承历史,不难看出,历代官方加封和“道释儒”三教相继认可不断丰富着关公文化的内涵,使关化文化与时俱进、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政教同心、接力棒式拓展关公的神格职责,在满足民间信任和文化诉求的同时,亦达成历朝历代弘扬忠孝道统和所辖地长治久安。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习近平强调,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传承关公文化,传承的是政教同心、官民同德的稳定文化,符合当前持续深入改革需要稳定局面的基本国情;传承的是“兵而非兵”仁心宅厚的和平文化,顺应二战之后人类和平共荣全球大趋势和信息时代生态理念。

二、“关公文化” 弘扬优势分析

伴随着华人的移民迁徙,关公文化被传播到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不完全统计,在世界范围内有30多万座关帝庙宇,可谓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之罕见典范。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关公,关公文化俨然成为与华人社会相伴相生的共生体,广泛而持续的民间自觉意愿是关公文化弘扬的群众基础。纵观关公文化弘扬之道,不难发现以下四大主线:一是官民共崇,达成高度的政治一致性;二是关计民生(财神文化),达成文化信仰与经济利益共享性;三是地理广泛,达成全球性空间布局;四是历代接续,达成时间上的可延续性。因此,弘扬关公文化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具有其它传统文化不可比拟的传播弘扬优势。

三、山西理应力扛传承和弘扬关公文化大旗

关公圣迹历表记载:桃园三结义发生在河北、过五关斩六将发生在河南、义放曹操和失荆州发生在湖北。还有两个省与关公相关,一是关公未曾到过的、他忠于的主君国蜀国,也就是现今四川;一是关公的诞生地山西。与周游历国后还乡的孔子不同,关公最终身守异处于异乡、“头在洛阳,身在当阳”,成为今日三省纷争关公文化主导权之由。平心而论,以圣迹说,冀豫鄂可争;以墓穴说,豫鄂可争;以君臣说,豫渝可争;唯以出身说,无可争议。仁者不争,争则有悖于关公文化,关公祖籍山西运城,山西理应当仁不让,力抗传承、弘扬与传播关公文化的主旗,赋予关公文化新的生命力。

1.政治化传承方向,以政府为主导弘扬关公文化。

民心所向是政局稳定的基础,生发于民间的关公文化长期受到历朝统治者的正面肯定和支持,起到了安抚民心、维护王朝统治的作用。中国进入新时代,政府主导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有助于保持政治高度和文化正确性。建立常设性“关公文化论坛”,定期组织党建、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致力于民间传播关公文化的志愿者们,群策群力,运用学术理论搭建起“关公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链接,在为关公文化注入时代新血液的同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承继并弘扬“关公文化”所特有的凝聚民族向心力、提升民众道德水准和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大环境的文化力量。

2.程式化传承模式,以古制章法恢复和传播关公大祭。

“将仪式于文考,以教孝于诸侯。”古人通过祭典仪式,宣扬天授皇权、宣传正统地位、统一意志、凝聚民心…… 现代人通过仪式表达信仰、表示尊重,对普通人而言“仪式感是疲惫生活里的英雄梦想”。仪式也是文化传承的主要通道和舞台,据《关帝文献汇编》(全10册)记载,历朝历代关公大祭都有规制、流程、内容、人员等专设规范和章程。组织国家级专业团队对历朝关祭仪式进行比较研究,以顶层设计的高度,制定出符合现代民情需要、具有新时代特色的关祭仪式和模式,进而开发标准化祭典用品、培养专业化祭典人员,并以制度化的可复制模板向全球关帝庙传播推广,达成全球关庙礼仪高度一统。

3.焦点化传播要旨,以诚信核心推进关公文化的国际交流。

与绝大多数民间传说相同,关公文化最初也是以口口相诵的讲故事方式广流传开来的。而讲故事就要尊重故事的规律,比如“捉放曹”讲的就是一个义字。自上世纪80年代,运城的学者们就开始探索研究关公文化的内容,现今得到众多认可的“忠义仁勇礼智信”七字经,较为全面地评价和概括了关公文化,但却给“开宗明义”、讲求“爆点”传播介质制造了阻碍。以时代视角精简关公文化,站在普世价值高度,以“仁”字表达人类爱护自然生态、享受和平大环境之情;或以“信”字表达被东西方主流文化一致认可的契约精神。

4.网络化传播内容,以共享理念传承关公文化。

关公文化内容丰富、载体多样,无论是文学作品、戏剧、史料还是戏台、庙宇等地理性载体都为关公文化传承打下了坚实的媒介基础。融合文化旅游产业,以比赛、展览、重走关圣路等方式广泛征集现代人心目中的关公形象,集天下思路打造能呈现新时代特色、能在世界范围内被各种文化广泛接受的关公新IP,并以影视剧、游戏、动画、互联网融媒体等现代传播媒介为共享平台,弘扬关公新IP、新关公故事,打造具有时代标签的新关公文化。

5.产业化交流载体,以国际商业通则进行关公文化的国际交流。

晋商能一度成长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商帮,与其祭拜关公、遵守信义密切相关。现今关公被尊为武财神,表达出商界对关公的高度认可。积极争取“孔子学院”同等待遇,以国家财政支持在世界各地维护、扩建和新建关帝庙或关公文化传播所。以“正宗关公文化”为旗帜,联合冀、豫、鄂、渝、台、港、澳等地,组成关公文化复兴联合体,共同打造以文化旅游及金融衍生品为主营业务的关公文化产业,并以产业化平台推进关公文化的国际交流和合作。

综上所述,在世界范围内,传承弘扬关公文化有着丰富的遗存介质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使得关公文化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无论是与关公的渊源,还是辖内关公文化资源、还是近年来所做的工作和所取得的国际影响力,山西都拥有执领关公文化大旗的绝对优势。山西理应高瞻远瞩,以5000年历史底蕴,以全球视野,以高度政治自觉和文化自信心,为关公文化注入时代新血液,使其成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文化内核,使其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标签,使其成为凝聚全球华人的文化向心力,使其成为“由富变强”大中国的社会稳定器。


版权所有: 山西省运城市关帝庙文物保管所
晋公网安备 14080202000109号